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967阅读
  • 0回复

【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istorysky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19-11-15
《汉语大词典》:
1[zhōng  ㄓㄨㄥ]
[《廣韻》陟弓切,平東,知。]
1.内,里面。与“外”相对。《易·坤》:“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高亨注:“中,猶内也。”唐韩愈《和侯协律咏筍》:“外恨苞藏密,中仍節目繁。”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鼠戏》:“背負一囊,中蓄小鼠十餘頭。”毛泽东《卜算子·咏梅》词:“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2.特指宫禁之内。亦借指朝廷。《史记·秦始皇本纪》:“趙高用事于中。”唐韩愈《祭董相公文》:“公來自中,天子所倚。”宋苏舜钦《论西事状》:“惟攻守之策,必須中授。”明叶盛《水东日记·议王琦事》:“其正事體一章,且留中,於是言者有愧色。”3.指一个时期内或其中间。《汉书·冯奉世传》:“本始中,從軍擊匈奴。”晋陶潜《桃花源记》:“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爲業。”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一:“祕書省自政和末既徙於東觀之下,宣和中始告落成。”4.指一个地区之内。南朝宋谢灵运《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诗:“閩中安可處,日夜念歸旋。”清管同《宝山记游》:“夏四月,荆溪周保緒自吴中來。”5.指内心。《庄子·天运》:“中無主而不止。”成玄英疏:“若使中心無受道之主,假令聞於聖説,亦不能止住於胸懷,故知無佗也。”《史记·乐书》:“情動於中,故形於聲。”张守节正义:“中猶心也。”宋苏轼《乞常州居住表》:“中雖無愧,敢不自明。”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雷曹》:“君之惠好,在中不忘。”6.引申为感情。《国语·晋语五》:“若中不濟,而外彊之,其卒將復,中以外易矣。”韦昭注:“謂情不足,而貌彊爲之。”7.指内脏。《素问·阴阳类论》:“五中所主,何藏最貴。”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一》:“﹝治痘瘡﹞藥匕之方,則始終以解毒和中爲主。”8.身体。《礼记·檀弓下》:“文子其中退然,如不勝衣。”郑玄注:“中,身也。”唐李德裕《次柳氏旧闻·张果》:“吾聞奇士至人,外物不能敗其中。”宋苏舜钦《依韵和胜之暑饮》:“不知余中虚,外冷得所托。”9.中间;当中。《书·召诰》:“王來紹上帝,自服於土中。”孔传:“言王今來居洛邑……於地勢正中。”《孙子·九地》:“擊其中,則首尾俱應。”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二城之中,有段干木冢。”《三国演义》第十六回:“布乃居中坐,使靈居左,備居右。”10.居于其中。《孟子·尽心上》:“中天下而立。”《汉书·郑吉传》:“吉於是中西域而立莫府。”宋梅尧臣《矮石榴树子赋》:“有矮石榴,高倍尺,中訟庭,麗戒石。”11.中等。《庄子·徐无鬼》:“吾相狗也……中之質若視日。”成玄英疏:“意氣高遠,望如視日,體質如斯,中品狗也。”《汉书·沟洫志》:“待詔賈讓奏言:治河有上、中、下策。”12.半,一半。《墨子·备城门》:“二步積石,石重中鈞以上者,五百枚。”岑仲勉注:“中,半也。三十斤爲鈞,中鈞約十五斤。”《列子·力命》:“其使多智之人量利害,料虚實,度人情,得亦中,亡亦中。”张湛注:“中,半也。”宋曾巩《诸寺观祈雨文》:“春氣已中,農功方急,而膏澤未洽,土脉尚乾。”清方苞《狱中杂记》:“方夜中,生人與死者並踵頂而卧,無可施避。”13.间隔。《礼记·间传》:“中月而禫。”孔颖达疏:“中,間也。大祥之後,更間一月而爲禫祭。”《仪礼·乡射礼》:“上射先升三等,下射從之中等。”郑玄注:“中,猶閒也。”14.媒介,居间。《穀梁传·桓公九年》:“紀季姜歸於京師,爲之中者歸之也。”范宁注:“中,謂關與婚事。”15.指介绍人,中间人。汉刘向《说苑·尊贤》:“士不中而見,女無媒而嫁,君子不行也。”明徐咸《西园杂记》卷下:“陸挽出一無賴作中假寫賣券。”《收获》1981年第4期:“最近教会方面托县政府出面做中。”16.正。《礼记·玉藻》:“頭頸必中。”郑玄注:“頭容直。”《晏子春秋·问上十六》:“衣冠不中,不敢以入朝。”17.均匀。《周礼·考工记·弓人》:“斲摯必中,膠之必均。”郑玄注:“摯之言致也;中猶均也。”清江永《周礼疑义举要·考工记二》:“中與均皆謂無厚薄不匀也。”18.合适;恰当。《战国策·齐策二》:“是秦之計中,齊燕之計過矣。”姚宏注:“中,得。”《汉书·成帝纪》:“朕涉道日寡,舉錯不中,乃戊申日蝕地震,朕甚懼焉。”宋叶適《袁声史墓志铭》:“余觀君疎於世故,而謀國無不中。”19.指正确的标准。《荀子·儒效》:“事行失中謂之姦事,知説失中謂之姦道。”20.犹言可,行,成。汉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上》:“此爲壞病,桂枝不中與也。”唐王建《隐者居》诗:“何物中長食,胡麻慢火熬。”《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正要來與姐姐、姐夫商量了,往府裏討去,可是中麽?”《醒世姻缘传》第四十回:“做中了飯没做?中了,拿來吃。”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十八章:“旁的看我的眼色行事,就中啦。”21.指中庸之道。《论语·尧曰》:“允執厥中。”刘宝楠正义:“執中者,謂執中道用之。”《礼记·中庸》:“﹝舜﹞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郑玄注:“兩端,過與不及也。用其中於民,賢與不肖皆能行之也。”22.指中和之气。《左传·成公十三年》:“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謂命也。”《汉书·律历志上》引此文,颜师古注云:“中,謂中和之氣也。”23.指二十四节气的中气。《左传·文公元年》:“先王之正時也,履端於始,舉正於中,歸餘於終。”杜预注:“步厤之始,以爲術之端首,期之日三百六十有六日。日月之行又有遲速,而必分爲十二月,舉中氣以正月。”《史记·历书》:“舉正於中,民則不惑。”一说指正朔之月。清江永《群经补义·春秋》:“杜云:‘舉中氣以正月’,亦非也。古厤惟八節,後世乃有二十四氣。以冬至爲始,以閏餘爲終,故舉正朔之月爲中。”24.中午,日中的时候。南朝梁武帝《责贺琛敕》:“朕三更出理事。隨事多少,或中前得竟;或事多,至日昃方得就食。”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二:“又别有異物籐花,形似菱菜,朝紫、中緑、晡黄、暮青、夜赤,五色迭耀。”《翻译名义集·斋法四食》:“今釋氏以不過中,食。”25.指中年。邓小平《在军委座谈会上的讲话》:“老的要结合中、青。”26.指中宿(xiù)。亦泛指星象。南朝梁陆倕《石阙铭》:“乃命審曲之官,明中之士,陳圭置臬,瞻星揆地。”参见“中宿”。27.指北斗第一星魁中。《公羊传·文公十四年》:“孛者何?彗星也。其言入于北斗何?北斗有中也。”何休注:“中者,魁中。”28.指官府簿书。《周礼·春官·天府》:“凡官府鄉州及都鄙之治中,,受而藏之。”郑玄注引郑司农云:“治中謂其治職簿書之要。”清江永《周礼疑义举要·秋官》:“凡官府簿書謂之中,故諸官言治中,受中;《小司寇》:‘斷庶民訟獄之中’,皆謂簿書,猶今案卷也。此中字之本義,故掌文書者謂之史,其字从又、从中;又者,右手以手持簿書也。”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况且‘升中于天’他(指巫)本职上也得将记载酋长和他的治下的大事的册子,烧给上帝看。”29.古代投壶时盛放计数筹码的器皿。《周礼·春官·大史》:“凡射事,飾中舍。筭(算),執其禮事。”郑玄注引郑司农云:“中所以盛筭也。”《礼记·投壶》:“投壺之禮,主人奉矢,司射奉中,使人執壺。”孔颖达疏:“中,謂受算之器。中之形,刻木爲之,狀如兕鹿而伏,背上立圜圈,以盛算也。”30.指盛文具的器皿。《逸周书·尝麦》:“宰乃承王中,升自客階。”朱右曾校释:“中,本盛算器,此蓋盛作策之具筆及鉛槧也。”31.指中服。古代一车驾四马,居中的两匹马称服,也称为中。《诗·秦风·小戎》:“騏駵是中,騧驪是驂。”郑玄笺:“中,中服也。”孔颖达疏:“騏馬駵馬是其中。謂爲兩中服也。”清凤韶《凤氏经说·车前马》:“夾轅兩馬曰服。《詩》曰:‘兩服上襄。’亦曰中,《詩》曰:‘騏駵是中。’”32.古代户役的年龄,北齐以十六以上、十七以下为中;隋以十一以上、十七以下为中;唐以十六为中。《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七年》:“初定均田租、庸、調法。丁、中之民,給田一頃。”参阅《通典·食货七》。33.通“忠”。《周礼·春官·大司乐》:“以樂德教國子,中和祇庸孝友。”郑玄注:“中猶忠也。”《吕氏春秋·诬徒》:“故不能學者,遇師則不中,用心則不專。”俞樾《诸子平议·吕氏春秋一》:“中讀爲忠,古字中忠通用。遇師則不中,言其事師不忠誠也。高注以不中爲不正,非是。”34.中国的简称。如中法战争、中医、中药等。35.佛教语。指“三谛”(空、假、中)的第一义谛。谓不二之至理。隋智顗《法华玄义》卷四:“心性即是,即空,即假,即中。”清龚自珍《释二门三点同异》:“二門三點有二種解。先釋二門:止、觀是。乃釋三點:空、假、中是。”参阅龙树《中论》。36.姓。周有中旄父。见《逸周书·作雒》。
2[zhòng  ㄓㄨㄥˋ]
[《廣韻》陟仲切,去送,知。]
1.箭射着目标。《左传·桓公五年》:“祝聃射王,中肩。”《史记·周本纪》:“楚有養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葉百步而射之,百發而百中之。”《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一箭射去……正中了鹿的頭上。”2.泛指击中或被击中。唐韩愈《叉鱼招张功曹》:“波間或自跳,中鱗憐錦碎。”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二》:“百擊不中。”巴金《家》二十:“我害怕你们房里中了炮子,拼命喊你们,又不见答应。”3.符合。《管子·四时》:“不中者死,失理者亡。”尹知章注:“中猶合也。不合三政者則死。”《史记·李将军列传》:“諸將多中首虜率,以功爲侯者,而廣軍無功。”唐韩愈《顺宗实录五》:“上將大論宫市事,叔文説中上意,遂有寵。”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即捕得兩三頭,又劣弱不中於款。”鲁迅《野草·死后》:“谁知道我的预想竟的中了,我自己就在证实这预想。”4.及,到达。《史记·苏秦列传》:“秦無韓魏之規,則禍必中於趙矣。”《金史·舆服志》:“其從秋山之服,則以熊鹿山林爲文,其長中骭,取便于騎也。”5.满。《史记·秦始皇本纪》:“上至以衡石量書,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张守节正义:“言表牋奏請,秤取一石,日夜有程期,不滿不休息。”《汉书·匈奴传上》:“顧漢所輸匈奴繒絮米蘖,令其量中,必善美而已。”颜师古注:“中,猶滿也。量中者,滿其數也。”6.考取;录取。宋曾巩《司封郎中孔君墓志铭》:“鄉舉進士第一,遂中其科。”《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後来孟沂中了進士。”清李渔《怜香伴·闻试》:“你是他的讎人,他怎麽肯中你?”老舍《女店员》第一幕第一场:“我没想到咱们一考就考中了。”7.得到。沙汀《丁跛公》:“这龟儿,就是中了头奖,什么人还想沾你一文钱么?!”参见“中2功”。8.相当;相应。《管子·轻重甲》:“楚之有黄金,中齊有菑石也。”王念孙《读书杂志·管子六》:“中,當也。言楚之有黄金,當齊之有菑石也。”《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律中太簇。”郑玄注:“中猶應也。”《周礼·考工记·车人》:“六尺有六寸,與步相中。”贾公彦疏:“中,應也。謂正與步相應。”9.值得。《管子·轻重丁》:“珪中四千,瑗中五百。”清王晫《今世说·豪爽》:“﹝陳興霸﹞酒後耳熱,輒罵古僞豪傑,不中一文錢。”10.击;杀。《韩非子·内储说上》:“王拱而朝天下,後者以兵中之。”《淮南子·说山训》:“膏之殺鼈,鵲矢中蝟,爛灰生蠅。”高诱注:“中亦殺也。”11.侵袭;伤害。《楚辞·九辩》:“憯悽增欷兮,薄寒之中人。”王逸注:“有似迫寒之傷人。”晋葛洪《抱朴子·对俗》:“鬼神衆精不能犯,五兵百毒不能中。”宋王谠《唐语林·补遗四》:“夫心者,靈府也,爲物所中,終身不痊。”清徐士銮《宋艳·奇异》:“妖魅乘機而中,皆邪念感召耳。”12.指被侵袭、伤害。《汉书·匈奴传上》:“烏桓時新中匈奴兵,明友既後匈奴,因乘烏桓敝,擊之,斬首六千餘級。”13.中伤,陷害。《汉书·何武传》:“顯怒,欲以吏事中商。”颜师古注:“中傷之也。”《新唐书·李逢吉传》:“時度與元稹知政,度嘗條稹憸佞,逢吉以爲其隙易乘,遂并中之。”明张时徹《诚意伯刘公神道碑铭》:“會司天臺災,翼巖上書言事,欲以中公,而上洞其奸,切責翼巖斬之。”梁启超《嘉应黄先生墓志铭》:“適有以蜚語相中者,謂先生受外賂爲它人計便。”14.遭受;受到。《说岳全传》第二七回:“前番我王兄誤中你的詭計,在青龍山上,被你傷了十萬大兵。”毛泽东《反对党八股》:“现在中党八股毒太深的人,对民间的、外国的、古人的语言中有用的东西,不肯下苦功去学。”15.醉饮。《三国志·魏志·徐邈传》:“時科禁酒,而邈私飲至於沈醉。校事趙達問以曹事,邈曰:‘中聖人。’”五代齐己《折杨柳词》之三:“穠低似中陶潛酒,軟極如傷宋玉風。”宋杨万里《和萧伯和春兴》:“聖人枉索方兄價,我與賢人也一中。”潘飞声《北固》诗:“且中京中酒,何必武昌魚。”按,“中酒”之“中”,古人诗词中平仄双用。
3[zhòng  ㄓㄨㄥˋ]
[《集韻》直衆切,去送,澄。]
“仲1”的古字。1.指每季中居中的。参见“中3春”、“中3冬”。2.指排行中的第二位。参见“中3女”、“中3父”。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快速回复
限10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