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679阅读
  • 0回复

【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istorysky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19-07-18
《汉语大词典》:
1[yǔ  ㄩˇ]
[《廣韻》魚巨切,上語,疑。]
“语1”的繁体字。
1.谈话;谈论。《诗·陈风·东门之池》:“彼美淑姬,可與晤語。”《论语·乡党》:“食不語,寢不言。”朱熹集注:“答述曰語,自言曰言。”宋司马光《苏骐骥墓碣铭序》:“大將軍某北征,公踵軍門上謁。延入,與語兵事,大悦。”清魏源《圣武记》卷二:“語亂寇之名號,則前順而後逆。”2.话;语言。《左传·文公十七年》:“齊君之語偷。”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禁中用烟脂、皂莢多,相公已有語,更敢用檀香作倚子耶?”元范梈《渡端州峡》诗:“蠻語酬人翻自苦,好山不敢問何州。”浩然《艳阳天》第一一三章:“这神色里包含着千言万语。”3.字;文句。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阮宣子有令聞,太尉王夷甫見而問曰:‘老莊與聖教同異?’對曰:‘將無同。’太尉善其言,辟之爲掾,世謂‘三語掾。’”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诗:“爲人性僻躭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宋史·李肃传》:“十歲爲詩,往往有警語。”宋魏泰《东轩笔录》卷一:“頗聞翰林草制,皆檢前人舊本,改换詞語。”4.指语音。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吾見王侯外戚,語多不正。”5.俗话、谚语或古书中的话。《礼记·文王世子》:“語曰:‘樂正司業,父師司成;一有元良,萬國以貞。’”《穀梁传·僖公二年》:“語曰:‘脣亡則齒寒。’”范甯注:“語,諺言也。”《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語曰:‘日中則移,月滿則虧。’”清宋起凤《核工记》:“語云:‘納須彌於芥子’,殆謂是與。”6.即语体。《新华半月刊》1959年第7期:“语译和编辑整理祖国医学的著作,这是整理祖国医药遗产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参见“語體”。7.用以示意的动作或信号。三国吴周鲂《与曹休笺》四:“目語心計,不宣脣齒。”南朝梁刘孝威《鄀县遇见人织率尔寄妇》诗:“窗疏眉語度,紗輕眼笑來。”唐裴铏《传奇·昆仑奴》:“知郎君穎悟,必能默識,所以手語耳。”如:旗语、灯语。8.喻指虫豸禽兽等啼鸣吼叫。《後汉书·南蛮西南夷传论》:“則緩耳雕脚之倫,獸居鳥語之類,莫不舉種盡落,回面而請吏,陵海越障,累譯以内屬焉。”唐杜甫《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廢邑狐狸語,空村虎豹争。”宋苏舜钦《暑景》诗:“乳燕並頭語,紅葵相背開。”郭小川《茫茫大海中的一个小岛》诗:“在天朗气清的早晨,你听不见人声鸟语。”9.指琴弦之声。前蜀李珣《酒泉子》词之二:“曲中情,絃上語,不堪聽!”元范梈《辘轳怨》诗:“門前水揚聲似雨,幽人當牕碧弦語。”10.语法学用以表以表示词组。如:词语。11.用作表示句子成分的术语。如:主语,谓语。12.《论语》的省称。宋刘敞《无可无不可赋》:“是以《語》著仲尼之賢,毋意毋必;《詩》頌文王之美,不識不知。”
2[yùㄩˋ]
[《廣韻》午倨切,去御,疑。]
“语2”的繁体字。
1.告诉。《左传·隐公元年》:“公語之故,且告之悔。”陆德明释文:“語,魚據反。”《国语·鲁语下》:“季康子問於公父文伯之母,曰:‘主亦有以語肥也。’”唐顾况《弃妇词》:“回頭語小姑,莫嫁如兄夫。”唐韩愈《剥啄行》:“從者語我:‘子胡爲然?’”清东轩主人《述异记·不死草》:“崑山高板橋藥舖王姓者……死時語家人曰:‘我心口未冷,勿殮。’”2.通“悟”。《说文通训定声·豫部》:“語,﹝叚借﹞爲悟。《莊子·漁父》:‘甚矣子之難語也!’”陆德明释文:“難語,魚據反。下同。本或作悟。”今本《庄子》作“悟”。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快速回复
限10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