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043阅读
  • 2回复

张伯江:我在汉听大会当裁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historysky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16-03-31
我在汉听大会当裁判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张伯江

  2013至2015年,笔者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裁判工作。以下几个片段,是2014年裁判工作中一些个人的即时感想,文中说的话,既不代表节目组的观点,也不代表裁判组整体,笔者个人对这些言论负责。

  一、“峨眉”与“蟠螭”


  有道题答案是“峨嵋”,答题的孩子写成了“峨眉”,我当即意识到,这个应该是允许的,马上跟同事商量,得到首肯。按规则,答题与答案不一致而裁判认可时,裁判必须在现场给出解释,我们的裁判就解释说:“带山字的嵋现在规范汉字表放在了8105个规范字里了,两者没有明显的正误之别,二者都应算对。”

  又过几轮,遇到“蟠螭”一词,选手写成了“盘螭”,跟答案不一致。我心里有几分嘀咕,因为“蟠螭”的词典释义是“盘曲的无角之龙”,“蟠”的意思就是“屈曲,环绕,盘伏”,古书必定会有通假径写成“盘”的。只是现场时间紧,来不及查阅。经过商量,我们没有给判对。

  节目播出时,一位老同学微信上对我说:仿照“峨眉”的原则,“盘螭”不该算错。我于是陷入深思。我想,这两个案子出在同一场,确实有点扎眼,太容易形成对比。我们的处理对不对呢?说“蟠”字的难度是考点,没写出来就是让考点落了空,这不是理由。记得2013年预演的时候题库里有“芟除”一词,显然“芟”字是考点,选手若写成“删除”这道题就没意义了,但是你却不能说人家是错。我们当即建议删掉此题。那么,“蟠螭”与“盘螭”的关系岂不又是类似?“蟠”与“盘”难度差距明显,但,“嵋”与“眉”又怎能说没有难度差异呢?总归而言,就像“芟除”与“删除”一样,不管难度差距有多大,只要选手所写的结果跟你主考官读出的字音一致,同时意义也一致,或许就应该算对。

  进一步想,我们把“盘螭”判错而把“峨眉”判对,理由何在呢?“蟠”与“盘”哪个字出现更早一时难以查考;重要的是,“蟠”字一开始就是“蟠曲”义,而且后来也只有这一意义,可以说,在“蟠螭”这个词里,“蟠”有点专用的意味;“盘”最早就是器皿义,盘曲的意义是后来出现的,器皿与盘曲意义一直共存。古人混用蟠盘二字时,究竟是以哪个为正哪个为俗,我们无法替古人做判断;用现代的眼光看这两个字,“蟠”是“龙蟠”意义上的专用字,“盘”则既有盘曲的意思,又有器皿的意思,且以后者为主。panchi 这个词在现代生活里固然已经失去生命力了,现代人要借助字形了解其本义,“蟠”更有资格,“盘”倒像个假借字了。出题的目的在于考“蟠”,其意义也就在提示观众注意“龙蟠”这个意义与字形。

  “嵋”与“眉”的情况就有不同了。“峨眉”是古已有之的写法,“峨嵋”倒有可能是后起的,很有可能是像有人把“包子”写成“饱子”那样类推的结果,现在的人们,可能觉得作为山名,两个字都带山字旁更合理些。实话说,命题者把“嵋”作为考点不太有意义,因为“眉”是本字,并非假借,透露了“峨眉山”当初以眉毛命名的信息。写作“峨眉”可以传递这里多一层的文化信息,并非俗写。

  其实,这样的情况在题库里应该尽量避免,可以省去不必要的争议。但我们也知道命题者的难处,于是遇到这样的问题就要凭我们的现场判断了。不是说这听写大会目的之一就是传播汉字里含有的文化信息吗?我们在“蟠螭”和“峨眉”的不同判断原则可以说多少表示了这种倾向。

  二、如何回答选手的提问

  有些不了解情况的朋友以为,当汉字听写的裁判挺容易的,正确与否都有标准答案在那儿。可是真的坐在那里,面对种种意想不到的复杂情况,才体会到裁判之不易,每场结束后都有涉险过关、出一身冷汗的感觉。

  回答选手的提问就是难题之一。赛事规则里允许“选手可以向主考官和裁判申请更进一步的解释”,许多代表队的选手很会利用这条规则,尽量提问,以期获得更多的字形信息。对于我们做裁判的来说,可以提供哪些补充信息,不可以提供哪些,这还真是个不好把握的事情。原则上不能提供任何与字形有关的信息,就是偏旁部件等等。但是,字形以外的,哪些可以说呢?比如题目是“一绺”,考官认认真真念了两个字的标准字音,我们裁判席主动开口提示第二个字在口语里经常儿化,这就给了选手很大的帮助,而这也不算照顾,因为我们只是更准确的传达了真实的读音信息而已。

  词义方面做出补充,就比较危险了。比如选手问“龙吟凤哕”里“哕”是什么意思,裁判回答说“哕就是鸟的叫声”,这虽说补充了一点词义信息,但是也明显是可以从相应的“吟”推导出来的,比较得体。选手问“谑而不虐”里“虐”是什么意思,裁判回答“是残暴的意思”,这也没太大问题,因为“虐”几乎就没同音字。两届比赛合计近三十场里,这样的情况比较多,要说也是符合赛事规则的。但是分寸并不好掌握,比如说选手听到 xuɑnjiezhiji 一词,就问 xuɑnjie 是什么意思,裁判席回答说“皮肤病”,选手一下子就写出“癣疥之疾”来了。后面还有一次,题目是 chɑnghonghuɑbi,选手要求进一步解释,我想,这个典故他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我就试着把故事讲了一半,我说:“苌弘是个人名,传说他死后身体发生了某种变化”,有意没说出“血变绿色”这个关键点。我猜想我说的时候同事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事后裁判长说我这个节制点掌握的还好。但是在“奎蹄”这个词选手问“奎”字义时,我考虑这个意义过偏,就讲明了是“身体的胯部”,结果那选手知识渊博,一下子就写对了奎字,不知这事该不该后悔。

  后来我摸索出一种既保险又有效的办法,就是有重点地重复原本的释义或例句。第二场“轹釜待炊”,释义和例句都很长,选手问“轹釜”是什么意思,我说:“刚才主考官释义中‘刮锅有声’就是这个意思”,选手因之得到了准确的理解。选手问“健翮”的“翮”是什么意思,我说:“健翮,释义里说矫健的飞禽,两个字的意思都在里边了。”裁判长肯定了这个做法。想想也有趣,我并没在主考官的释义文字外增加任何语素信息,只是截取了相应的片段,用自己的语调重说一下,却能起到“信息增量”的效果,倒是可以做个语用学意义上的解释的。

  释义以外的全新信息可不可以提供,也要因情况而定。选手问“勉旃”的“旃”是什么意思,回答“之焉的合音”,有点文言常识的学生一下子就能锁定答案了,也许这个透露得就有点过;选手问“聿修”的“聿”什么意思,答曰“文言里用在句子中间的一个虚词”,就没有提供那么明确的信息。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6-03-31
  三、古籍里的文字怎么活起来

  汉字听写大会的主题宣传语“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出自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2月关于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既包括汉字本身,更指的是用汉字书写的篇章内容。如果说为了准备听写比赛狠背词典,而不是像老一辈那样从读书中自然学会汉字知识,只是从工具书上学,那就有点可悲了。有几个词难住了选手,多少反映出对文化的感受,对“古籍里的文字”的感受能力不足。

  先说“绯闻”。主持人已经明确说了是“桃色新闻”,我相信选手是见过这个词的,那么这里为什么强调桃色呢?那就是准确告诉了你这个“绯”是个颜色词!颜色词,诸如红啊绿啊绛啊缟啊,常与丝织品有关,这个“绯”也是如此。这不是多么经典的知识,原本是多读书就能大致概括出来的,属于能感受出来的文化常识。可惜,现场选手没有往色彩方面想,只是从“传闻”的意义去推导,写了个言字边。

  其后有个“樗材”,是拿樗树的质地不好来比喻无用之才。这个词够冷的,令人惊奇的是,选手竟然准确地写出了“樗”字,更让我惊讶的是,“材”字错写成了“才”。我想,“樗材”它首先是一种木材,后来转而指人,也是整体上转的,并没有“樗+才”这样的构词。这和“蠢材/蠢才”的用法并不平行,因为“蠢才”确实是“蠢+才”,是个以“才”为中心语的指人的词,“樗材”没有这个过程。最终这位选手因为这个难度不大的“材”字而离场,令人扼腕:连生僻的“樗”都会写,却失手于文化层面推导能力的欠缺。

  还有一个难度不小的词:“陈师鞠旅”。这个词,从整体难度上说,写不出来情有可原。当主考官念出读音和释义时,我一下反应出三个字来:“陈”“师”“旅”。因为释义里有“集合军队”的说法,那么“师旅”是一下子能想到的,“陈师”也一样。至于“鞠”字,如果没见过这个词那是靠猜猜不出来的。让我感到吃惊的是,这孩子先是胡写了一个“拘”,然后写了个“师”,写出“师”后却憋在了“旅”,又推测着写了一个“尘”。如果“师旅”和“陈师”这样的古代文化基本常识在头脑里意识更强些,或许情况就会好些。

  什么叫“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呢?先不说活没活起在现实生活里,首先要活起在有文化追求的人群的头脑里,具体说就是爱好中国文化的人的头脑里。参赛的少年们肩负着“复活”使命,不是靠死背词典能完成的。赛会组织者这种以汉字带出文化信息的追求无疑是值得肯定的,同时,也应该更多地注意导向。仅就上述三个词而言,文化嘉宾张一清在“绯”字的解释上说到了颜色词与丝织品的关系,后两个词嘉宾都没有意地把该知道的常识强调一下。放弃这样的机会,殊为可惜,而我们作为裁判,身份又不容许开口说这个。

  四、有口难言

  年少时看足球,瞧黑衣裁判整场跑来跑去,心想他忙个什么呢?又不能亲自踢一脚。我总是觉得那角色好无聊,甚至想:难道面对身边不断滚过的皮球,他没有踢上一脚的冲动么?

  而今当我泰然坐在汉字听写大会的裁判席上,在别人看来,恐怕比足球裁判无聊有加,而我却实实地体验了一把做裁判的不为人知的甘苦:头脑之紧张运转,注意力之毫无可松,瞬时判断之一发千钧,以及,太多的无奈与尴尬。

  第四场开始不久,遇上个“晋阶”。当时我想,写成“进阶”怎么办?肯定讲得通啊。当时我们并不知道,在第二演播室,此词甫一读出,张一清就已开口,说“晋别写作进,前进的进就没有上升的意思了”。这正是包括裁判长在内我们五个人心照不宣的事实。但我心里当时并不能真的踏实,我想,古书里怕是免不了“进阶”的写法,前进和上升两者的意义界线真的可以分明吗?虽然说当裁判一般不愿说话,可这个时候,倒真恨不得有个机会开口引导一下,也许一个简单的提示,比如说个“晋升”,或许就可以引向标准答案,免去纷争。

  想说话的冲动时而会有,主要是,想说最得体的话。考到“癣疥之疾”的时候,释义是:“比喻无关紧要的小问题和小毛病”,当时我想,这里光给了比喻义,喻体并不明朗,值得一解;但是解到什么程度,是个问题。我想,如果回答“癣疥是一种表面上的毛病”应该是比较得体的,因为“表面”可以很直接的理解为人体的表面,“毛病”暗含疾病的意思,没有直接透露“癣疥”是一种疾病的直接信息。

  考到“匡诤”一词时,谁的反应都会是“匡正”,第三现场的代表队席甚至第一时间发出了欢呼。也难怪,释义“指出别人的错误,劝其改正”怎么能避免“匡正”的理解呢?我们几人意识到,这里若不加以解释,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释义里“改正”一语似有引向“正”字之嫌;但“劝其……”的意思,“匡正”是没有的,这是“诤”字独有的意义。可惜,没有机会让我们说出这些理据来,我们只能一边讨论,一边静候选手的结果。电视镜头清楚记录下了我们讨论的情景。此后,一选手遇到了“无裨”一词,释义是“指于事无补或无助”,例句为李渔《闲情偶寄》:“生平所著之书,虽无裨于人心世道,……”,看得出那孩子有些犯难。我想,如果他要求进一步解释,我只能说释义已经很清楚了,但我很想提示一句“后面往往跟着‘于’字,就像例句所示”。实话说,“无裨”其实不成词,我们有义务讲出常与“于”搭配这一事实。可惜,这句话也没有机会说出。唉,在这种竞赛场上做裁判,难就难在这里,多数情况下怕的是祸从口出,却也有时想说,而有口难言。

  五、岂能尽如人意

  “饮默”这个词的判定颇具争议。赛会提供的释义是:“忍着不吭声,隐忍沉默。”例句为司马光《再与景仁书》:“昨日得所示书,然后释然……然其中犹有未察愚意,而直以强辞抗之,此所以愤愤不得饮默,必当自伸者也。”我一看到“隐忍沉默”四个字,心想“坏了!”这要是写成“隐默”如何是好?这几场,几乎场场遇到这种事,我们已经成了惊弓之鸟了。查《汉语大词典》,“隐默”还真有,释义有三:一为安静恬退,二为安静恬退之人,三为沉默不出;缄默不言。选手可能也是根据释义“隐忍沉默”做的推断,写成了“隐默”。我跟两位同事商议,一位倾向于认可,另一位倾向于否。来不及更多商议之时,已到判决时刻,我们三个裁判,两人表态认可,一人表态不认可。按规则,凡出现二比一或者一比二时,必须现场解释。于是我就开口:“刚才考官释义是‘隐忍沉默’,她写成隐忍的隐、沉默的默,这个词在书面文献里也有,我觉得不能算错。”就这样,选手以二比一的判决通过了这一轮。选手及其老师未必注意到,我们只是表示“可以通过”,并没表示这是一个正确的答案,也就是说,没有认为“隐默”是“饮默”的异形。

  我们当时并不知道第二现场的嘉宾也讨论到这个词。到正式播出时我才看到,原来,这词刚一被考官读出,选手还没写的时候,张一清就已经说“她可别写成隐忍的隐啊!”另外的专家和主持人也说“这是个陷阱啊”,张一清又解释:这个“隐”字就没有了吞咽下去的意思了。而我们在现场却做出了跟他们不一致的判决。

  反思这件事,其实技术上没有明显的失误,说得过去。只是面对这个例子的里里外外,反复相面的时候,觉得我当时的判定颇有不妥。

  最大的失误在,情急之间只是看见了“隐忍沉默”四个字与“沉默不出;缄默不言”的对应,忽略了“饮”字带来的高及物性特征。“饮默”是个动宾结构的复合词,而“隐默”则是并列结构,两个词的构词方式和表义强度差别很大。一般来讲,认定异形词,词的结构应该是一致的,盘螭进阶皆然。像这个结构不一致的,准确地说就不具有同一性了。那么为什么我还是觉得我们的判定不算大错呢?这是针对命题中的释义而言的。严格说来,原词释义没有释出动宾关系来,无论是“忍者不吭声”还是“隐忍沉默”,都没有释出“吞咽”意义来。在这样的引导下,选手被引向“隐默”还真不能算错。这就是问题所在:一方面,选手不会“饮默”这个词,理应受到惩罚,但是,命题上无意的误导,难道要由选手埋单?何况,考官现场读例句时,没有读出“必当自伸者也”这个关键的小句(欲自伸,才是不饮默的最好注释)。所以,这个判定不能说师出无名。

  “饮默”和“隐默”,看上去是一字之差,反映出深层次的问题是,一些基本的语言学知识,在汉字的学习者、汉字听写的组织者以及社会公众中的角色缺位。汉字听写大会播出以来,人们对它的教化意义颇多赞誉,但较多集中在汉字对传统文化的形象、韵律等方面的美感负载。我在一次面对媒体的谈话中说:我对汉字大会的高兴在于,更多的普通公众和我们一起来感受汉语汉字的自身魅力了。有的专家着眼点侧重于汉字的艺术美,而我们语言工作者,常年醉心于研究,体味的是汉字的理据美。每个汉字,它的读音分歧是怎么形成的,它的字形演变是什么轨迹,它的意义古往今来是扩大了缩小了还是转移了,我很高兴我们语言文字学者的日常关注从此也走进了寻常百姓的日常兴趣。我们语言研究者的任务就是通过我们的工作向公众传达准确的语言文字知识,《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都是如此。

  汉字听写节目本身,既有娱乐价值,更有文化价值,也应该有学术价值。第二现场的嘉宾,能兼议这三重意义最好。考到“训诂”一词的时候,假如不仅解释说“这是一门关于汉字的学问,清朝发展到高峰”,而解释为“这是一门有关汉语的字形、字音和字义综合研究的传统学问”该多好。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6-04-01
       六、语出何典

       字词的难度是相对的,大众熟悉的固然算是容易的,多数人不熟的未必个别人不熟。考“穹庐”一词的时候,演播室女主播不断地说:这个不应该不会呀,不应该不会呀,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我知道她的意思:这个是中学语文必背的课文,每一个中学生都知道的。问题是:这是个理由么?“穹庐”的确是古书里常用的一个词,但现在几乎没有什么场合会用到了,于是,它的语域色彩就更突出了:只属于那一首诗,那首中学课文里的诗。意外的是,这位选手竟没有写对这个从主播到我们裁判每一个人都认为必会的词。

       每一个轮次,每一位选手,遇到什么题,总的来说是按着从易到难的题库排序随机抽取的。穹庐排的很靠前,大概是命题方基于自己的感觉,相信中学生无人不会。可是这种感觉有时也会反过来捉弄出题方。比如有一回遇到了“隳突”,出题方看来,这词,这字,实在难的可以,谁料选手高高兴兴轻松写就。盖因这是柳宗元《捕蛇者说》里的“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也是中学生必背的。如果不熟悉这些古文在中小学课本里的分布状况,会对眼前的景况感到摸不着头脑。

       像隳突这样的词,不是说没有推广的价值,它毕竟也是古书中比较常用的一个有表现力的词,但是作为考题,对背过课文的中学生来说,对比于社会人群,其难易程度是天壤之别,也难怪成人几乎没人写得上来而选手无人不会了。这是赛会不可避免的尴尬,折射的也是中学教育的一种尴尬:为什么学完了就还给老师了呢?

       考到“主一无适”时,嘉宾说,这词出自程颐、朱熹,说放到二百年前,这么大的小孩儿一定知道,因为上学就读经,读四书五经就都会遇到并且熟知这个词。赛场上令人遗憾的场景却出现在了这个词上,选手不会。这个例子跟上边隳突例子结合起来看,得出的结论就是:哪个时代基础教育里有的词,哪个时代的孩子就会,否则不会。不过,仔细品味起来,是学会隳突的意义大呢,还是学会主一无适的意义大?前者无非是个生动形式的动词,应用场合有限;后者却是一种行为,一种礼义性质的行为,传达的是一种思想,一种精神。教化之义,不仅是学狭义的表达法,更主要是陶冶心灵。看来,现在的孩子会写隳突会写分爨会写穹庐却不会主一无适,多少是教育的一种悲哀。

       其实,这种悲哀的集中反映,还是在成人书写上。像“折戟沉沙”,虽多数人是中学时学自杜牧的《赤壁怀古》,但社会生活中应用还是很普遍的,成人书写正确率却只有14%;汗牛充栋更是个常用成语,成人书写正确率是20%;时乖运蹇也是常用词,成人书写正确率低至4%;遑论用的很广吧,基本不涉及特殊典故,成人也低至4%。

       用典是文人的传统,其实,不光文人,百姓也爱用,只要是自己熟知同时相信听者也熟知的词儿都可以抄起来就当典故用。这里头的关键是“共知”。当共知超出少数熟人范围,成为大众共知,也就是“泛语域(pan-register)”的时候,它就是共同语中的一个普通词了。所以,典故终究不是一件好事,越是人们感觉典出不明,越说明这个词有着跨语域的价值。考到“潋滟”的时候,不管选手还是普通观众,会的都马上说出这是出自苏轼诗句,太容易,不会的就是一头雾水。这样的词,出典依赖性这么强,论起来还是个死词。

       汉听大会既然有普及词语的使命,就应该都选泛语域的词考,即便是要唤醒沉睡的旧词,最好也是在历史上有通用价值现代仍有通用价值的。不然,赛场上热热闹闹,选手们征服一个个难词引来一片惊叹,赛会过后乃至选手们长大以后,该唤醒的词还是沉睡依旧,那不就没意思了么?

       七、释义与推断

       遇上不熟悉甚至没听到过的词,怎么办?只有靠主考官提供的释义去推断。不过,释义终究只是一个提示,不是能保证完全推断的。赛前,我们把题库大致过了一遍,对那些提示作用过于显豁的释义,大多做了处理。比如“荷枪实弹”的释义是“扛着枪,子弹上膛。指军队、警察等处于戒备状态。”这也是现代词典通行的释义套路,就是尽量解释出每个单字的意思,再说整体意义。我们对这类释义做了统一处理,就是删去前半部分,只保留“指军队、警察等处于戒备状态”,这就避免了明示“枪”“弹”的机会。尤其是一些很生的词,如“米珠薪桂”,如果原原本本释出“米和柴的价格像珍珠和桂木一样”,这题就毫无难度可言了,即便是完全没听说过此词的,也很容易正确写出来;而我们只保留“形容物价贵得出奇”,那么你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再比如“啐啄同时”,释义“小鸡破壳时,母鸡小鸡从里外同时碎壳。比喻机缘相投或两相吻合。”我们也得把前半删去。

       “以丰补歉”,释义是“把年成好的时候的余粮储备起来,留待灾年时使用”。其实听到这个释义,前三个字就准确无误地能推出来了。问题在“歉”字,释义没有直接把“歉收”说出来,而是说的“灾年”。这“灾年”与“歉收”之间细究起来是个因果关系,在农民眼里则是一回事。初中生阅历有限,想不到歉收跟灾年之间的关系也不足为奇。遇到“夙兴夜寐”的选手看来没听说过这个词,根据词义“早起晚睡,形容勤劳”猜到了“夜寐”,可是“夙兴”却是靠猜而猜不出来的。又如遇到“攻讦”一词,释义是“揭发别人的过失或阴私而加以攻击”,释义已经足够详细,选手也很容易地写出了“攻”,第二个字却凭猜测写的是“诘”,也许是根据词义“揭发、攻击”而联想到了“诘难”吧?

       可见,释义所能提供的信息终究有限,很多时候还真不能怪人家小孩子推断不出。有个小选手遇到“蜷曲”一词,释义是“弯曲,多用于人或动物的肢体”。有位嘉宾念叨:如果她没意识到是虫子的蜷曲就坏了。那孩子还真没往虫子那儿想,写成了“踡曲”,大家一片叹息中,却看见我们三人同时亮了灯,认可这个字形。因为我们查过,踡是蜷的异体。这件事,怪不得孩子,实在是我们的释义存在问题:人或动物的肢体弯曲,“肢体”虽说也有全身的意思,但优势理解是四肢,再加上“人或动物”这个说法里又把“人”放在优势地位,别人看到这个释义可不首先会想到人的手足?典型的“蜷曲”其实是爬虫类动物的样子,“人或动物的肢体弯曲”这个释义并不首先把人引向原型解读,这就难怪选手想到了足字旁的“踡”了。

       “雅驯”一词释义是“形容文辞典雅”,照这个释义去猜的话,第一反应必定是“训”,因为是文辞嘛。果然,选手写的是“雅训”。第二现场主持人问嘉宾:为什么是这个马字旁的驯呢?嘉宾解释说:从驯顺的意思,引申为顺畅。但问题是:释义里哪有“顺畅”的意思?

       “扬风乍毛”一词的释义是“指耀武扬威”,选手一开始错把“风”写成了“锋”,这显然是释义中“耀武”导向了兵器的理解。当选手得到“乍”是“张开”之意时,一下子明白了,不仅正确地写出了“乍”,也顺势推导出了是“风”不是“锋”。

       “津梁”一词,词典释义是:“渡口和桥梁,比喻用作引导的事物或过渡的方法、手段。”我们依常例删去了“渡口和桥梁”,只剩下“比喻用作引导的事物或过渡的方法、手段”,这就有点难为孩子了。于是,当选手问“津”的时候,我就特意给她强调了一下“过渡”的本义,又加上了“跨越水流”这么个更显豁的解释。

       上边这几个是现场释义有明显缺失的例子。但即便是释义足够周全,选手在现场也难免会捕捉不全所有的准确信息,这其中,从视觉语言转换为听觉语言,对理解来说,还是有些信号折损的。这一点,我是从选手在“昆季”读出来后那一脸疑惑中感觉到的,他追问词义,考官说“指兄弟”,我当即意识到他没明白 xionɡdi 是什么,连忙补上一句“兄弟姐妹的兄弟”。像这种读音给选手造成的困惑,考官未必能意识得到。再如“煤矸石”,释义是“在成煤过程中与煤伴生的比煤坚硬的黑灰色岩石,含碳量较低,不易燃烧”,旁人看来“煤”再明白不过,可是现场的选手却很可能因为从全句意识到是个化学过程而直接想到了“霉”,造成了个看似不可思议的错误。

       结语

       听写大会连续办了几年,效果是越来越好,其中值得总结的地方很多,包括命题方、组织方和参与方。我们做裁判的,在临场应对各种复杂情况、做出正确的评判以外,还有许多我们感受到的问题,没有现场做出调整和解释的机会,这是身份带来的无奈。以上所写,只是结合若干实例讨论几个问题,已经可以看出,其中既涉及命题的合理性,也涉及选手的理解能力,更涉及社会公众对语言文字知识的思考和认识。考官、选手和裁判在第一现场只能按竞赛规则来履行各自的程序,但是在第二现场,点评嘉宾和专家们,如果能够更多地担负起传播有益的语言文字知识的职责,就更好了。

    (本文刊于《汉字文化》2016年第1期)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快速回复
限10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