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071阅读
  • 4回复

【墨刑】【墨辟】【黥刑】【黥墨】【黥面】【黥首】【墨】【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historysky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15-11-22
《汉语大词典》:
【墨刑】古代五刑之一。刺字于被刑者的面额上,染以黑色,作为处罚的标志。《书·吕刑》“墨辟疑赦”孔传:“刻其顙而涅之,曰墨刑。”《书·伊训》“臣下不匡,其刑墨”宋蔡沈集传:“墨,墨刑也。臣下而不能匡正其君,則以墨刑加之。”
【墨辟】墨刑。《书·吕刑》:“墨辟疑赦,其罰百鍰,閲實其罪。”蔡沈集传:“墨,刻其顙而涅之也。”汉班固《白虎通·五刑》:“劓、墨辟之屬,各千。”

【黥刑】犹墨刑。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五章第一节:“因为太子是嗣君不便施刑,把太子的师傅公子虔、公孙贾两个大贵族施了黥刑(面上刻黑字),第二天新法完全通行了。”

【黥墨】古代肉刑之一。也称墨刑、黥刑。在犯人脸上刺字后涂以墨。《三国志·魏志·毛玠传》:“漢律,罪人妻子没爲奴婢,黥面。漢法所行黥墨之刑,存於古典。”
【黥面】于面额上刺字,以墨涅之。(1)古代的一种风俗。《汉书·匈奴传上》:“匈奴法,漢使不去節,不以墨黥其面,不得入穹廬。王烏,北地人,習胡俗,去其節,黥面入廬。”《後汉书·东夷传·倭》:“男子皆黥面文身。”(2)古代的一种肉刑。《三国志·魏志·毛玠传》:“漢律,罪人妻子没爲奴婢,黥面。”宋洪迈《容斋四笔·国初救弊》:“建州民二人,本田家客户,嘗於主家塘内,以錐刺得魚一斤半,並杖脊,黥面,送闕下。”明沈德符《野獲编·谐谑·借蟹讥权贵》:“宋朱勔横於吴中,時有士人咏譏之,中聯云:‘水清詎免雙螯黑,秋老難逃一背紅。’蓋勔少曾犯法,鞭背黥面,故以此嘲。”(3)古代兵制之一。在士兵脸上刺字,防止士兵逃跑。宋苏洵《兵制》:“及於五代,燕帥劉守光,又從而爲之黥面涅手之制。”
【黥首】1.古刑法。于额上刺字。《後汉书·朱穆传》:“臣願黥首繫趾,代穆校作。”李贤注:“黥首,謂鑿額涅墨也。”《後汉书·蔡邕传》:“及卓被誅……即收付廷尉治罪,邕陳辭謝,乞黥首刖足,繼成《漢史》。”2.古风俗。于额上刺字或图纹。《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翦髮黥首,文身裸袒之國,靡不奔走貢獻,懽忻來附。”李周翰注:“黥首,雕額也。”

1 [mò  ㄇㄛˋ
[《廣韻》莫北切,入德,明。]
8.古代五刑之一。以刀刺面、染黑为记。《艺文类聚》卷五四引三国魏傅幹《肉刑议》:“經有墨劓剕割之制。”参见“墨辟”。
1 [qínɡ  ㄑㄧㄥˊ
[《廣韻》渠京切,平庚,羣。]
亦作“剠1”。1.黥刑;墨刑。《书·吕刑》:“爰始淫爲劓、刵、椓、黥。”《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臏至,龐涓恐其賢於己,疾之,則以法刑斷其兩足而黥之,欲隱勿見。”清魏源《军储篇一》:“限期三月戒煙,不戒者黥之!”…… 4.古代在奴婢、士兵身上刻字作记号,以防逃亡。《南史·萧正德传》:“蓄奴僮數百,皆黥其面。”宋李上交《近事会元》卷三:“景福元年,朱瑄叛於兗鄆,募勇士數百,黥雙鴈於頰,立爲鴈子都。”《元史·世祖纪九》:“禁雲南權勢多取債息,仍禁没人口爲奴,及黥其面者。”……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6-03-25
《现代汉语词典》第5、6、7版:
【墨刑】mòxíng  [名] 古代的刑罚,在罪犯脸上刺字并涂墨。
1 mò  …… ⑧ 古代的一种刑罚,刺面或额,染上黑色,作为标记。也叫黥。……
(剠)
qíng〈书〉① 在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古代用作刑罚,后来也施于士兵,以防逃跑。② 在人体上刺上带颜色的文字、花纹或图形。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
【墨刑】mòxíng  [名] 古代在犯人脸上刺字并用墨染黑的刑罚。也说黥(qíng)。
1 mò  …… → ③ [名] 墨刑。……
qíng  ① [动] 墨刑。→ ② [动]〈文〉在人身上刺上文字、花纹或图案并涂上颜色 |> ~面文身。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7-04-27
台湾《国语辞典》:
【墨刑】mò xíng  古代五刑之一。指在罪輕者前額刺字,並染上墨色顏料。《書經·伊訓》「臣下不匡,其刑墨,具訓于蒙土」句下漢·孔安國·傳:「臣不正君,服墨刑,鑿其額,涅以墨。」
【黥面】qíng miàn  在臉上刺字、塗墨。古代多用為對犯人的刑罰。《後漢書·卷八十五·東夷傳·倭傳》:「男子皆黥面文身,以其文左右大小別尊卑之差。」《三國志·卷十二·魏書·毛玠傳》:「漢律,罪人妻子沒為奴婢,黥面。」
【黥首】qíng shǒu  在額頭上刺字、塗墨。古代多用為對犯人的刑罰。《後漢書·卷四十三·朱暉傳》:「臣願黥首繫趾,代穆校作。」《三國演義·第九回》:「倘得黥首刖足,使續成漢史,以贖其辜,邕之幸也。」
【墨】mò  [名] 古代肉刑之一。在罪人臉上刺刻染墨。《書經·呂刑》:「墨辟疑赦,其罰百鍰。」漢·孔安國·傳:「刻其顙而涅之曰墨刑。」……
【黥】qíng  [動] 古代的一種刑罰,在犯人臉上刺字塗墨。後亦用於奴婢、士兵,以防其逃跑。《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臏至,龐涓恐其賢于己,疾之,則以法刑斷其兩足而黥之,欲隱勿見。」《南史·卷五一·梁宗室傳上·臨川靖惠王宏傳》:「蓄奴僮數百,皆黥其面。」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21-12-09
《辞海》第7版:
mò  ⑦ 亦称“黥”。中国古代在犯人面部或额上刺刻后涂以黑色颜料的刑罚。五刑中最轻的一种。《周礼》称“墨”,《尚书》称“黥”。秦以前对妇女不用“墨”,秦则男女一律。汉文帝除肉刑,此刑废。以后间或使用,但隋、唐无此刑。五代后晋时恢复,改称刺字,并与“流”结合,称为“刺配”,沿用至清。刺字的对象、部位、形状各代不尽相同。
qíng  ① 中国古代“墨”刑的异称。《书·吕刑》:“爰始淫为劓、刵、椓、黥。”在人身上雕字或花纹。见段成式《酉阳杂俎·黥》。古时兵士脸上黥字刺黑作记号,以防逃亡。《宋史·兵志一》:“泰宁军节度使李从善部下及江南水军凡千三十九人,并黥面隶籍,以归化、归圣为额。”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22-08-13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
【墨刑(punishment of tattooing the face or branding the forehead)】中国古代在罪犯面部或额上刺刻后涂以墨的刑罚。墨刑起源很早,甲骨卜辞中就记载西周在墨刑之中还有幭与黜的区别。幭指在颧骨处刺刻涂墨,并在头上蒙黑巾,受刑者不仅失去奴隶主基层政权官吏的身份,而且成为罪隶;黜指仅刺刻涂墨,不蒙黑巾,受刑者只免职,不成罪隶。战国时称墨刑为黥刑。后来黥刑在秦和汉初被广泛应用,并与其他刑罚结合使用。……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快速回复
限10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