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品先生(414373519) 9:16:28 
吏禄三百石(shí),听我的没错。
出版人-池的(284075978) 9:17:20 
三百石(dan)
张坤-明天远航(954468324) 9:18:27 
担
陕西-宋(276779433) 9:18:38 
我最后查了新版古代汉语字典,选的是石(shí),但是感觉争议满大的
↑校对网站长-郭明武(32767629) 9:18:46 
废品先生是我专门请到咱们群的,对于拼音方面的研究,为中国第一人不为过
↑校对网站长-郭明武(32767629) 9:20:19 
很多拼音方面的问题,我们解决不了的,最后都是请废品先生帮忙
出版社  冯(1004208378) 9:27:33 
“吏禄三百石”在历史上,这个字好像就是念“但”吧
六月未央(519456749) 9:28:18 
我觉得念dan
无垢无净(105300081) 9:29:35 
当然是“蛋”。10升一斗,十斗一石。
无垢无净(105300081) 9:31:27 
一升约为3斤左右,300斤*300=90000=45000公斤=45吨。
赵国强(927035873) 9:31:46 
 
436001654(436001654) 9:32:27 
什么升这么大啊
张坤-明天远航(954468324) 9:32:34 
这个升不能用现代的升的伎俩来算
张坤-明天远航(954468324) 9:32:44 
当时一石大约120斤左右
出版社  冯(1004208378) 9:34:29 
 
从前有多远(398533741) 9:34:27 
 
赵国强(927035873) 9:35:03 
 
share1(793074690) 9:35:29 
换算成现在 也没多少钱
share1(793074690) 9:35:49 
45吨 也就100万年薪
张坤-明天远航(954468324) 9:36:19 
没有45吨,这是小吏的年薪,要养活一家人
无垢无净(105300081) 9:36:25 
按大米一元,也不少了。
百晓(1707542) 9:36:38 
这个升和斗貌似不是重量单位,那要看量什么吧,一斗大米和一斗小麦的重量不一样吧
无垢无净(105300081) 9:37:18 
属于容积单位。
农刊社老友狗狗(1340339797) 9:40:35 
辞源:读shi时,石头、石刻、药石、乐石等意,读dan时,有容量单位和重量单位两意。
辞海:只收shi一音,其中一意指古代重量单位。
现汉:只收shi一音,且未收计量单位之意。
新华:收shi和dan,读dan时指容量和重量单位。
古汉语词典带回家了,现无法查询。之前所受教育及惯用法为dan,百二十斤为一石,十斗为一石。
今天,已经TMD不知道该怎么读,如何理解了 
share1(793074690) 9:41:37 
百二十斤为一石,那确实很少了
雪满弓刀(397712206) 9:42:00 
现汉有dan音啊
share1(793074690) 9:42:33 
一年1200斤粮食,核算成现在 大约1920斤粮食
436001654(436001654) 9:42:36 
浙南农村,以前常用的升,大约能盛米500—600克
无垢无净(105300081) 9:42:49 
要按古称900克一斤,更少。
share1(793074690) 9:42:50 
古代一斤16两
436001654(436001654) 9:42:51 
一斗是十升,一石是十斗
share1(793074690) 9:43:32 
那只够吃饭 将就  孩子多的话还不够
农刊社老友狗狗(1340339797) 9:43:48 
史记说滑稽,及拜二千石
雪满弓刀(397712206) 9:45:13 
现汉中说dan是容量单位,且在古书中读shi
农刊社老友狗狗(1340339797) 9:49:36 
看漏了,现汉中有dan音,容量单位,古书中读shi。
农刊社老友狗狗(1340339797) 9:50:22 
回家查查古汉再说。辞书有点混乱噢
废品先生(414373519) 12:15:25 
李白《相和歌辞•猛虎行》:“昨日方为宣城客,掣铃交通二千石(shí)。有时六博快壮心,绕床三匝(zā)呼一掷。楚人每道张旭奇,心藏风云世莫知。”《资治通鉴•晋武帝泰始三年》:“今事多而役繁,民贫而俗奢,百工作无用之器,妇人为绮靡之饰,转相仿效,耻独无有。兵民之家,犹复逐俗,内无甔石之储,而出有绫绮之服。”胡三省注:“应劭曰:‘齐人名小瓮曰甔(dàn),受二斛。’”一斛等于五斗。也就是说一甔(dàn)正好可容一(shí)。但是,爸=爹,并不能由此可以说“爸”就读“爹”。担石(shí)之储,如果“石”读dàn,那么这个成语就读成dàndàn之储了,恐怕各位谁也不会这么读吧.《说文》:“【禾石】(shí),百二十斤也。稻一【禾石】(shí)为粟二十斗(dǒu),禾黍一【禾石】(shí)为粟十六斗(dǒu)大半斗(dǒu)。从禾,石声。”段玉裁注:“古多假石(shí)为【禾石】(shí)……斗(dǒu),宋刻皆讹(é)升,毛本又误改斤,今正。稻亦可称粟,犹凡谷皆可称米也。【禾石】(shí)不专用诸谷而从禾,故举稻与禾黍之粟各一【禾石】(shí)合于量(liàng)者言之。”